
你见过哪个国家在福布斯榜单上没有上榜,却像吃了火药一样,整个政坛的人都紧急出击,纷纷开口了吗?那就是印度。就在前不久,福布斯发布了全球十大强国榜单。按以往的惯例,这类榜单基本上也就是看一眼,热度顶多维持个几天,但今年不太一样。榜单里竟然没有印度,这让很多印度网民彻底“破防”了,甚至一夜之间,“强国不强国”成了印度政坛热议的主题。接下来的反应不是外交部发言人出来发声,而是印度的总理和国防部长亲自登场。
印度总理首先发声,他表示,印度是一个超级大国,人口世界第一,经济位居全球第二,军事力量也排第二,并且特别强调,印度从来都不炫耀自己是第一。他还提到,中国和俄罗斯是不允许争第一的,美国是第一,但印度对这些名号毫无兴趣。
紧接着,国防部长也发表了类似的讲话,甚至更加直白。他说,印度的军队装备现代化,战斗力最强,士兵最为勇敢。最后,他补充道:“那些最爱吹嘘自己强大的人,往往是最虚弱的,而印度正是这一点的最好证明。”
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没弄明白,那可真有点难以理解了。明明说自己不吹嘘,却有两位领导人接连夸口,话语内容几乎一模一样,唯一的区别就是语气变得更直白。这哪里是在低调,简直是在高音喇叭里大喊:“你们怎么就看不见我们!”
展开剩余82%那么,到底为什么没有上榜?其实福布斯今年的榜单标准并没有改变,依旧是看全球影响力、外交关系、经济实力、军事力量以及国际领导力等多方面。最终上榜的前十名分别是美国、中国、俄罗斯、德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日本、以色列、沙特阿拉伯和韩国,而印度不在其中。
那么,印度究竟差在哪儿呢?我们可以从数据上找找答案。
- 经济层面:印度2023年的名义GDP为3.73万亿美元,排名全球第五,仅次于德国。(数据来源:IMF)
- 人口层面:联合国在2023年确认,印度人口超过14亿,首次超越中国,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。
- 军事支出: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(SIPRI)的数据,2023年印度的军事开支为816亿美元,位居全球第三,仅次于美国和中国。
按这些账面上的实力来看,印度确实不弱。那么,为什么福布斯没有选择印度呢?问题并不在于数据,而是在于这些数据背后的兑现率。
我查阅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,2023年印度的人均GDP只有2600美元,甚至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。而在《全球饥饿指数》中,印度排名121,甚至落后于孟加拉国和尼泊尔。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,2024年初的数据显示,印度的网民比例仅为53%,而中国则超过了75%。
当这些数据拼凑在一起,印度最大的短板就显现了出来:两极分化。你可以在班加罗尔看到一些IT行业精英住在带泳池的智能化小区,但同样,在印度的北方邦,你也能看到一个村庄没有厕所,孩子们上学还得走两个小时的土路。尽管印度经济总量庞大,但现实的落地问题依然非常严峻。
另外,我必须要指出的是:如果印度想要被当作一个全球强国,仅仅依赖“出口自信”是不够的。
这两年来,我在关注印度的外交活动时,基本可以总结出两个关键词:“高调”和“绕弯”。2023年G20峰会由印度主办,场面几乎超越了联合国大会,总理莫迪的头像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角落:地铁站、会议桌甚至会议手册的每一页。那时我的朋友还问我:“这种‘脸书式治国’真的能算是国家级外交吗?”
在联合国投票、乌克兰战争以及中美博弈等重要国际议题上,印度的立场始终模棱两可——既不完全选边站,也不完全反对某一方,表面上看似灵活,实际上却是在大国之间试图左右逢源,却很少主动承担责任。真正的影响力,不是通过频繁出席会议和摆拍照片来获得的,而是要通过在关键时刻塑造局势,真正影响世界。
回到福布斯榜单这个话题,印度政坛集体高调回应的做法也并非第一次。早在2021年,瑞典V-Dem研究所就曾将印度列为“选举威权国家”,这引发了印度媒体的一片炮轰,甚至有官员要求撤销这份报告。2022年,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将印度的效率排名第40,低于阿联酋、沙特以及马来西亚,印度媒体整整追踪分析了这篇报告两周多。
我观察到的一个最大感受是:印度政治圈对国际存在感的渴求,已经不再仅仅是外交层面的需求,它已变成一种制度自信的输出需求。不被国际社会认同,就意味着对其整个体制合法性的否定。然而,问题在于,强国并不是靠别人给的认可来定义的。如果一个国家真的强大,它根本不需要通过别人每年一次的排行榜来确认自己的地位。
当然,印度并非毫无强国基础:
- 金砖国家中的中坚力量,2024年预计GDP增长率为6.5%,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。(来源:世界银行)
- 印度制造正在快速推进,从半导体到新能源,重工业全面补课。
- 印度还是为数不多能够在美俄、中欧等大国之间游刃有余的大国之一,拥有强大的战略纵深。
不过,我也必须指出,在这些印度真正发力的领域,政界鲜少主动提及。而他们更倾向于强调“世界看不起我们”,然后通过语言上的争强好胜来找回一口气。你必须在关键时刻主动站出来,才能彰显存在感,而不是等别人邀请你去坐席。
因此,我想反问一下:下次再有哪个榜单没有印度的名字,印度政坛还会全员上线反击吗?如果连信心都要通过否定别人来获得,那究竟印度真正相信的,是谁的国家呢?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